鍋爐水中溶解氧檢測對鍋爐系統的運行至關重要,正確的溶解氧控制能夠有效延長鍋爐設備的使用壽命,防止腐蝕的發生。在高溫、高壓條件下,鍋爐水中的溶解氧與金屬表面反應,形成氧化物,導致鍋爐金屬表面腐蝕。尤其是在鍋爐系統啟動或停機時,水中的溶解氧濃度較高,金屬的腐蝕作用更為嚴重。氧腐蝕會嚴重降低鍋爐設備的安全性和使用壽命,甚至引發設備故障,因此溶解氧的監測與控制十分重要。

鍋爐水中溶解氧的重要性:
1.防止氧腐蝕
溶解氧在鍋爐水中對金屬的腐蝕作用是不可忽視的,特別是在水溫較低、氧氣溶解度較高的情況下,腐蝕現象更為嚴重。氧腐蝕主要發生在鍋爐的冷凝水系統和水管系統,容易導致金屬材料出現損壞,進而影響鍋爐的正常運行。
2.提高鍋爐的運行效率
溶解氧的過多會導致設備的腐蝕和故障,造成鍋爐停機、維修和更換部件等額外成本。如果能夠通過有效的溶解氧控制,減少氧腐蝕,鍋爐系統的穩定性和效率將得到提高。
3.保證鍋爐安全
溶解氧濃度過高時,腐蝕現象加劇,可能導致鍋爐的管道破裂、泄漏甚至爆炸等嚴重安全事故。因此,監控溶解氧濃度并采取相應的防腐措施,能有效提高鍋爐的安全性。
1.化學法(滴定法)
化學法是通過化學反應來測定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常用的滴定法包括亞硫酸鈉法、碘量法等。這些方法操作簡單,且不需要昂貴的設備,適合于實驗室或現場臨時檢測。
-亞硫酸鈉法:該方法利用亞硫酸鈉溶液與氧氣反應,在中性或酸性條件下生成二氧化硫氣體,通過滴定氧氣量來計算溶解氧含量。
-碘量法:該方法通過氧氣與碘化鉀反應,釋放出游離碘,然后用硫代硫酸鈉溶液滴定。該方法準確性較高,但操作復雜,容易受實驗條件的影響。
2.電化學法(氧電極法)
電化學法是通過測量氧氣與電極反應時產生的電信號來確定水中的溶解氧含量。最常見的電化學法是氧電極法,它通過電化學反應生成與氧氣濃度成比例的電流或電壓信號,進而計算出溶解氧的濃度。
-原理:氧氣通過電極表面還原或氧化,電極產生電流或電壓信號,信號的大小與水中溶解氧濃度相關。常用的氧電極包括Clark氧電極,它是一種極為常見的溶解氧測量工具。
3.光學法
光學法利用溶解氧對光的吸收和熒光特性進行檢測。光學氧探測器通過測量氧氣與特定熒光材料反應產生的信號,計算出水中的溶解氧濃度。
-原理:該方法基于溶解氧與熒光物質的相互作用。光源激發熒光物質發出特定波長的熒光,氧氣分子會影響熒光的強度,測量熒光的變化可以推算溶解氧濃度。
溶解氧的控制與防腐措施:
1.化學除氧
通過加入化學除氧劑(如亞硫酸氫鈉、硫代硫酸鈉等)來去除水中的溶解氧。化學除氧法一般是在鍋爐水的給水中加入還原性物質,達到去除溶解氧的目的。
2.機械除氧
采用真空脫氧裝置或加熱方式使水中的氧氣逸出。機械除氧常見于大型鍋爐系統中,它通過加熱水至一定溫度或減少水的壓力,使溶解氧逸出,從而降低水中的氧氣濃度。
3.溶解氧監測與調節
采用電化學或光學方法對鍋爐水中溶解氧進行實時監測,確保其濃度控制在安全范圍內。通過調整除氧劑的添加量或調節水處理系統,保持水中的溶解氧在規定范圍內。